安徽含山:小麥“三增” 豐收在野(安徽小麥產區(qū)的分布)
今年截至6月10日,含山全縣22.6萬畝小麥已基本收割完成。據縣農業(yè)部門統(tǒng)計,2024年含山縣夏收小麥的總產量可達7.65萬噸,每畝單產約為340公斤。與上一年相比,種植面積同比增加了54.7%,總產量提高了55.1%,單產略有提升,增加了0.6%。這一成績標志著含山縣2024年在小麥種植面積、單產以及總產量上均實現增長。
這段時間是含山縣華軍水稻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潘維祖最忙碌的日子,經過一周的奮戰(zhàn),他所種植的800畝小麥終于收割完畢,隨著一茬茬小麥被卷入收割機中,脫粒、除雜、裝車一氣呵成,麥粒傾瀉入倉。在收割的同時,小麥秸稈被就地粉碎還田,為后續(xù)糧食作物生長提供養(yǎng)分。
“由于氣候適中,今年小麥產量比較好,預計畝產比去年增長15%左右,收割期間的天氣很給力,對小麥搶收也是極大的助力,目前我們正抓緊將小麥烘干入庫,確保顆粒歸倉?!迸司S祖開心地說道。
在含山縣陶廠鎮(zhèn),種糧大戶李高峰因優(yōu)化種植方式,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畝均產量的提升。
“去年種植,用的是傳統(tǒng)植播的方式,產量大概750斤,今年首次使用機調播耕種模式,產量比預想的好很多,畝均產量達到了940斤左右,較往年提升150斤左右?!焙娇h陶廠鎮(zhèn)高峰家庭農場負責人李高峰介紹道。
作為該鎮(zhèn)優(yōu)化種植模式的先行者、敢于第一個“吃螃蟹”的大戶,李高峰的嘗試取得了顯著成效。據他介紹,原先使用植播的耕種方式,即在翻耕后的土地上進行播撒麥種,但由于播種和翻耕難以保證深度的一致性,導致麥種的埋深差異較大,容易影響麥苗的出芽率。自從去年優(yōu)化使用機調播耕種模式后,該模式能在翻耕土地的同時精確播種,確保麥種被均勻地埋設在相同深度的淺土層中,這樣更有利于秧苗分裂,從而提升了畝均產量。
優(yōu)化種植模式的案例不僅提升了畝均產量,更為全鎮(zhèn)乃至更廣區(qū)域的農戶們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。
“實踐證明了機調播耕種模式能有效提升產量,后續(xù)我們也將在他的農場舉辦現場觀摩會,邀請農戶們實地參觀并了解這種模式的優(yōu)勢,希望以此推動本地種植技術的發(fā)展?!焙娇h陶廠鎮(zhèn)農技站站長孫健介紹道。
含山縣小麥“三增”,豐收在野,這不僅僅是數字的增長,更是種糧人的辛勤回報和農業(yè)現代化進步的體現。
據含山縣農業(yè)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含山縣已建設小麥高產示范片25處,通過運用良種良法、病蟲草害綠色防治和科學田間管理等技術,示范片的小麥單產已達到400公斤以上,從而有效帶動了全縣小麥的大面積增產。在“三夏”期間,縣農業(yè)農村局同步組織122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,為農戶提供包村聯戶服務,指導進行夏收夏種工作,為后續(xù)農業(yè)生產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保障。(唐延豪 趙淼 曹全順)